设计原则
- 通俗易懂,简单易用。需适合低年级大学生以及非教育专业人士使用。
- 人才地图应描述素养、行为、品质等发展型特征,而不应描述以具体事件为主的任务型特征。
- 作为高等教育的补充,人才地图应侧重于大多数大学不做重点培养的素养,而不应过多涉及基础课、必修课的领域。
- 地标应适用于所有专业领域,而不应包含领域专业的内容。
- TODO
- 每个地标自包涵,地标之间不重叠
- 两个levels的设定。地标比较具体和聚焦。比一般性定义窄。不做引申和外延
设计方法
- 桌面研究
- 文献研究,参考并融合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理论与实践成果。
- 结合中国国情和远见自身的实践经验,提取不同素养与发展框架的相关的元素,摒弃无关元素,合并同类项。
- 根据社会导师制的定位以及远见已有的经验进行进一步创新与创造。
- 内部讨论
- 在远见内部和相关专业人士间进行反复讨论与修订最终达到共识。
- 产品迭代
- 在学生和导师中推广试用并收集反馈,改进地图。
- 定性研究
- 通过学生、导师、合作机构的访谈调查,改进地图。
- 行动研究(action research):通过实践研究地图对学生成长的影响。
- 定量研究
- 通过统计工具学习地图的有效性(validity)和可靠性(reliability)。
- 扩展地图的覆盖领域
- 重复以上步骤
研究记录 总结了设计过程中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