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了解评价量规 00:49

A11评价量规设计与应用幼儿园《听说游戏》评价量规设计与思路 05:57

收藏

[121](javascript:void(0);)

评价量规(rubric)是一个真实性评价工具,它是对学生的作品、成果、成长记录袋或者表现进行评价或者等级评定的一套标准。同时也是一个有效的教学工具,是连接教学与评价之间的一个重要桥梁。

作为教育评价的专业术语,由于考察的视角不同,不同的人对量规的界定并不一致:Asmus(1999)认为,评分量规是由教师或评价者开发的一种描述性的评分量表,其目的是为了分析学生学习结果,包括学习作品和学习过程。Arter和McTigh(2000)把评分规则界定为准则的一种特定形式——是成文的准则,它对所有的评分点都做了说明和规定。最好的评分规则往往能体现出我们教师公认的课堂评价的实质,而且能对合格表现的组成要素提供很好的建议。评分规则一般会伴有成果或表现的具体例子,以阐明量表上不同评分点。(2001)指出,评分规则是相对核查表而言的,这种评分量表正式地规定了评分指南,它由事先建立的表现准则组成,常常在表现性评价中评估学生的作品。Heidi Goodrich(1996)则将它定义为为一项工作列出标准的评分工具,它包含评价作品的标准或所需的期望,它详细地为各等级(从优到差)质量描述出其标准。

由此看来,评分量规作为表现性评价的评价工具,主要由教师或评价专业人员开发,事先详细地规定了学生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的标准,用来评价学生的复杂表现或作品。

最简单的量规类型是核查表,它是一个包含了学生表现的各种特征的简单列表。它们通常用“是”或“否”来判断,或提供一个地方给评价者做记号以表明某种特征的出现。它没有制订关于表现质量水平的判断,这些特征或特性可能呈现出来,也可能不出现。当评价简单的表现时,如同伴观察或学生自我观察,核查表是很有用的。它们也可以用于评价学生日志,因为日志不要求教师对日志内容的质量作出判断,而是要看学生是否按照教师提供的写作提示,表达了真情实感。

核查表相对比较容易编制,也比较容易管理。它们很容易被理解(表上呈现了评价内容的几个特征),因为核查表常用于及时评价,所以也要求简洁紧凑。它们对过程或表现质量(如关键要素)的评价是非常有用的。

运用核查表时,注意的第一个问题是,核查表上的所有元素都是同等重要的,因为它没有用某种方法表明所评价的内容的这个特征比另一个特征更重要。运用核查表时注意的第二个问题是,在最初的学习阶段,没有一种方法能表明哪一个特征会最早出现,除非在表现性评价标准中规定了要有某一个特征的呈现,否则哪个特征最先被检查核实,我们一般无从知晓。最后,核查表几乎不可能用来评定分数等级,因为对于教师来说,只有有了能够严格区分不同能力的每一条评分标准,才能判断学生的分数等级。

分值系统

第二种量规类型是分值系统。它很像一个核查表,但一一个重要的区别是,描述的每一条评分指标都分配了具体的分值,评价者能通过给予更多的分值来表明哪一条评分指标更重要。

如果和核查表相结合,分值系统量规是很容易编制的。因为每条评价细目都指定有分值,所以分值系统量规能用来评定分数等级。描述的每一条评分指标哪一条更重要,能通过赋予更多的分值而得到强调。

当教师运用分值量规评定其中某个特征每条指标的得分时,如果没有描述依据怎样的表现得到某一具体的分值的话,分值系统量规的运用就会出现问题。当试图开发一个更清晰的评价时,教师可能会凭着经验列出几个包含在被赋予分值的表现特征之下的组成部分,如果漏掉某一特征之下的某些要素,教师在标示那个特征的分值时,就已经出现了问题。避免这一问题的方法是采用教师团队的形式,集体开发评分量规

分析性量规与核查表和分值系统量规不同。它要求评价者对描述的每一条评分指标的质量作出判断。以前,只有当某个特征完全展示出来才给予评分,但现在,只要一个特征和特性的基本面貌呈现出来就可以给予评分了。因为对所描述的每一条评分指标的呈现程度作出判断太费时间,所以一些特征通常采用分析性量规。分析性量规有两种类型:定量的分析性量规和定性的分析性量规。定量的分析性量规用数量表示所描述的每一条评分指标的呈现程度,这个数量应当用词和短语来界定,这样,这个数量就更有意义,关于这个数量表示什么能给评价的人一些暗示,这样也就能提高可靠性。定性的分析性量规用言语描述不同的水平,虽然任何水平都能用数字描述,但通常这只是一个数字。而运用定性的分析性量规,评价者被迫对表现质量的水平作出决定,而不是简单地判定中间分数。

分析性量规在形成性评价中是非常有价值的,学生能看到它们的表现是怎样被当作所描述的每一条评分指标评定的。这种描述和定性的分析性量规结合,能提供给学生提高学习水平的机会,让他们看到进入下一个水平必须做什么。因为学生知道评分的标准,他们能进行自我评价,这样通常能激励学生努力学习,进入高一级水平。

但分析性量规很难用于评定分数等级。例如,在一个分析性量规中确定有四个特征,如果一个学生在两条评分指标上得到2,在一条评分指标上得到3,在最后一条评分指标上得到l,它是很难转换成分数等级的。分数等级不应基于所有得分平均数,因为这四个特征并不是同等重要。